近幾年,隨著農村環境治理,養殖業環保壓力加大,“禁養、水域保護”等是農村養殖必須直面的問題。興業縣是廣西畜禽養殖大縣,也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F存欄生豬50.46萬頭,生豬養殖戶3843戶,其中規模養豬場共577個、小散養殖戶3266戶;家禽養殖以三黃雞品種為主,全縣三黃雞規模養殖戶4100多戶,存欄家禽2074.53萬羽。
以前,由于大量的畜禽糞污和沼液直排,造成南流江水質持續惡化。如何解決養殖污染問題,破解養殖環保壓力?
“我們通過實施現代生態養殖,推動養殖業轉型升級,促進了畜禽產業高質量發展?!迸d業縣委書記陸金學說。該縣圍繞中央、自治區、玉林市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生態經濟等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高效、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生態養殖建設,推進養殖產業轉型升級、減排增效。
怎么養?生態養殖零排放零污染
6月16日,記者走進建有4棟豬舍、養殖2800多頭生豬的興業縣葵陽鎮麥煥莉養豬場時,令人驚奇的是,這么大規模的養殖場,竟然沒有聞到糞污的臭味。
“我們養殖場采用的是‘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大棚’生態養殖模式,已實現了養殖全程零排放、零污染,自然就沒有糞污臭味了?!别B豬場負責人麥煥莉說。該養殖場將養殖生產過程中的糞尿通過半漏縫地板掉落到自動刮糞溝中,再收集到集糞池,利用污泵抽到舍外發酵棚降解處理,養殖全程無需水沖,從源頭減少了污水的產生。
近年來,興業縣創新生態養殖模式,引導生豬規模養殖戶轉型升級,大力推廣“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床”零排放模式,不斷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對生豬養殖場重點實施清潔、高效、減排式欄舍改造,配套養殖自動化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等,將傳統豬舍改造成“網床+免溢漏飲水器+自動刮糞+異位發酵棚”模式,提升有機肥企業回收和加工豬糞的便利性、可操作性,實現源頭污水減量、糞便零排放,糞肥易銷售、易利用。
目前,全縣共有557家規模養豬場實現“網床+自動刮糞+益生菌+異位發酵床”生態養殖,微生物益生菌使用率達100%。
規模養殖場使用了這種養殖方式,那么全縣3266戶農村小散養豬戶又是如何養殖的呢?
該縣大力推廣“小型發酵床+益生菌+農作物”種養循環模式,推進農村小散養殖糞污治理。在全縣范圍內,以“示范村示范戶”形式,通過以點帶面,推進農村小散養殖生態轉型,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這種模式實行人工干清豬糞,投放到小型發酵床堆積發酵成有機肥,有效處理養殖場糞污,促進循環農業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目前,全縣共有1213戶農村小散養豬戶采用“小型發酵床+益生菌+農作物”生態種養循環模式。
“每個區域的生豬存欄量都在3萬—4萬頭,種植戶60—90戶,每立方米糞肥收入45—60元。刨去人工、運輸等運營成本后,凈利潤有10—15元,既有效解決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還田的問題,又實現了合作社持續良好發展?!迸d業縣勵志養殖專業合作社有關負責人說。
如何治?優化治理糞污變廢為寶
興業縣勵志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葵陽鎮龍口村生豬養殖場。記者注意到,每幢豬舍都配備一個500立方米的集糞池,建有2條異位發酵床,集糞池的糞尿通過抽糞管連接發酵大棚,還配備兩臺6米跨度的電子遙控多層翻耙機。這些東西有何用處呢?
“這是一個糞污處理設施,在通過微生物好氧菌的作用下,將糞尿水轉變成有機肥,最后作為種植戶的基肥或有機肥廠生產有機肥的原材料,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降低了糞肥還田成本,提升種植效益?!庇窳质袕V東溫氏家禽有限公司顧問梁有強說。
養殖場大都采用舍外發酵床菌種處理糞尿水工藝,先將糞便、豬尿收集于集糞水池,并通過專用密封管道輸送到發酵床墊料上,定期添加菌種并翻拋發酵床墊料。在處理糞污時,多層翻耙機自動抽糞均勻噴淋到發酵墊料中,實現發酵降解處理,發酵大棚能夠消納處理養豬過程產生的糞污,達到養殖全過程零排放。
近年來,該縣加快了畜牧業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生態化建設,已探索出了一條變廢為寶、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生態發展道路,助推畜禽糞污綜合防治。南流江流域興業縣支流、武思江支流(興業段)水環境綜合治理效果顯著,促進了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全縣3843戶生豬養殖戶和4100多戶三黃雞養殖戶,全年產生畜禽糞污總量534萬噸。
興業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生態養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出臺了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指導意見,全縣規模養豬場和小散養豬戶全部采用發酵床處理糞污,實現生豬零排放生態養殖模式全覆蓋。
“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高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達到畜禽生態養殖零排放,持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目標?!迸d業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海鋼說。
據介紹,畜禽糞污主要通過“網床+益生菌+發酵大棚”和“干清糞+益生菌+小型發酵床”利用、堆肥發酵還田、沼液沼渣還田、有機肥生產利用、生物基質、沼氣等方式,每年利用糞污約508萬噸,全縣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其中,生豬糞污利用量417萬噸,利用率94%;家禽、牛、羊糞污利用率100%。
同時,加強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培育力度,通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項目支持建設規?;袡C肥加工廠,由有機肥加工廠負責對片區內不能處理豬糞的養殖場開展社會化豬糞處理服務,負責對畜禽養殖戶末端糞肥進行收集處理。目前,全縣已建成有機肥加工廠5家,今年1至5月共收集畜禽糞污20多萬噸,生產商品有機肥5萬余噸。
怎樣控?健全機制監管不留死角
近日,玉林市出臺的養殖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攻堅成果。強化畜禽養殖監管聯動,實行縣、鎮、村三級網格化管理,逐步推進信息化管理,強化部門監管執法。
興業縣是廣西畜牧業十強縣、廣西特色畜牧業先進縣,是名副其實的養殖大縣。該縣大范圍推廣生態養殖成效明顯?!拔覀冞M一步加強各養殖場生態養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落實‘準入機制、監管機制、閉環機制’3個機制,為生態養殖保駕護航?!迸d業縣縣長王永堅說。
為了促進生豬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強生豬養殖糞污排放監控,該縣建立了智慧養殖監控平臺,利用現代化網絡,在養殖場舍內、儲糞池、異位發酵大棚等糞污產生、處理關鍵節點安裝智慧監督攝像頭,監督養殖場糞污源頭管控以及糞污轉運處理過程,實現糞污處理智慧監管。
該縣通過建立智慧養殖監控平臺,還實現對動物防疫、投入品使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養殖排泄物處理、屠宰等環節監控。實現追溯管理,全程監控,有效避免動物疫病防疫不及時、監管不到位、不按規定處理養殖排泄物等現象發生。
目前,全縣共有236家養殖場安裝視頻監控實現智慧養殖,從源頭上有效杜絕養殖直排、偷排糞污的行為。
同時,建立網格化監管工作機制。該縣建立縣、鎮、村三級網格化行政包保工作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和“誰包保誰督查、誰包保誰負責”的原則,開展全程服務指導和督查巡查??h級職能部門包保到鄉鎮,鄉鎮、村包保到養殖場,強化網格管理。
“通過強化畜禽養殖監管聯動,對養殖場(戶)發酵床處理的糞肥和存量糞污開展收集轉運、再加工。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動養殖廢棄物末端利用,鼓勵種植合作社(戶)收運糞肥適度還田消納利用,從而提高末端利用率,養殖場產生的糞肥真正實現閉環?!崩詈d撜f。
難在哪?智慧農業尚在起步階段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興業縣持續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治理攻堅,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F代農業,尤其是智慧農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如有關部門缺乏智慧農業發展整體規劃方案,缺乏智慧農業發展的鼓勵性政策等,一定程度制約了養殖業發展。
與傳統農業不同,發展智慧農業急需一大批掌握信息技術的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民隊伍。然而,目前興業縣主要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跟不上,科技創新意識和推廣應用能力不強,發展智慧農業所需的信息管理人才比較缺乏,農民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不是很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組織化程度較低,市場競爭力差,對農民群眾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遠遠不夠。
產業化水平還不夠高,加工業嚴重滯后。該縣畜牧業規模養殖、產業化生產快速發展,盡管涌現出金大叔、和豐綠林土雞冰鮮雞等禽畜產品加工企業,但產品加工能力偏低。
針對面臨的問題和不足,李海鋼表示,該縣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推進人才振興,為鄉村振興培育新動力。積極探索高素質農民培育和中職教育有效結合的模式,以興業縣農廣校為平臺,通過產教融合、農學結合方式,實現了現代職業農民技能學歷雙提升。該縣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374名。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獲得在廣西高素質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績榮譽單位;加強養殖場的生態化改造和糞污的資源化利用,繼續推廣“益生菌+網床+異位發酵床”等生態養殖模式;加強養殖環境智能化監控,利用自治區財政撥付資金,擴大生豬養殖場監控點,增加養殖監控覆蓋面積,進一步規范該縣養殖生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