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打工,一天能掙將近100元,太值啦!”天氣寒冷,但會寧縣楊崖集鎮扶貧車間里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正在分揀中藥切片的楊崖集村村民趙富忠說,有了扶貧車間后,自己在農閑的時候過來打工,一年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 ?/p>
按照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總體部署,天津市和平區對口幫扶甘肅省會寧縣。2018年,天津市和平區投入幫扶資金488萬元,撬動政府財政和社會資金,聯合甘肅長征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楊崖集鎮建成中藥材加工扶貧車間,實現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不僅有了務工收入,趙富忠種植的10多畝黃芪也喜獲豐收。按照訂單價格,他聯系長征藥業上門收購,省去了運輸儲存的麻煩。趙富忠的手機短信顯示,4萬多元的銷售收入已經到賬。
“我們的藥材種苗費用是政府補助的,技術人員還會上門指導,政策真的很好,現在大家都搶著種藥材?!壁w富忠說。
楊崖集鎮位于華家嶺北麓,氣候陰涼濕潤,出產的黃芪、黨參品質優良。為做大當地中藥材產業,會寧縣和天津市和平區創新工作機制,圍繞天津市場所需、會寧所能的要求,遵循“以銷定產”的市場規律,運用“企業+農戶”的訂單保底收購模式,政府為農戶提供補貼,扶貧車間和企業提供種植技術支撐,并上門保底收購。
就業有扶貧車間,收購有龍頭公司,種植有市場訂單,農戶種植中藥材就沒有了后顧之憂。
在楊崖集村,出入村子的路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天津市和平區先后投入幫扶資金400萬元,打通村組“斷頭路”,解決中藥材運輸難題。
2021年,楊崖集村被列為會寧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立體化幫扶下,會寧縣楊崖集村輻射帶動周邊10個鄉鎮,種植黨參、黃芪等中藥材2萬余畝,每畝收益3000到5000元,戶均收入可達1.5萬元。形成了中藥材“產業布局區域化、基地規?;?、生產標準化、加工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的發展格局。